服务热线:
18901919522
您的位置:首页 > 新闻中心

十年磨一剑 中国领衔制定集装箱国际标准终获颁布

来源:欧宝体育(中国)jnsports入口唯一    发布时间:2024-01-27 10:13:10

  去年11月30日,国际标准化组织(ISO)在日内瓦正式颁布《ISO18186:2011集装箱-RFID货运标签系统》国际标准,这是物流、物联网领域第一个由中国专家发起、起草和主导的国际标准。

  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,在包起帆的努力下,我国开辟了国内水运史上第一条内贸标准集装箱航线,并很快发展成一个大的产业。但集装箱运送过程中时有发生的不安全事件也一直困扰着企业。

  10年前,无线射频识别技术(RFID)开始步入人们的视野。包起帆敏锐地意识到电子标签是整个信息化发展的前沿,而集装箱是现代物流发展的前沿,两者交叉点“用RFID技术来监控集装箱物流安全”,将是一个新的创新点。

  包起帆和他的团队开始开发集装箱全程实时在线监控系统。他把新的网络技术、无线数据通讯技术不断融入其中,经过反复实验改进,不懈努力,终于开发成功“基于物联网的集装箱物流全程实时在线监控系统”。

  在这个系统中,集装箱的信息“交流”无需人的干预,自动完成,真正的完成了集装箱物流从被动告知到主动感知的变革,是一种以集装箱为跟踪目标的物联网。

  系统能实时记录集装箱运输中的箱、货、流信息,和相关的安全信息,结合全球网络环境,让货主及有关人员通过手机短信、电子邮箱和网络查询来实时掌控货物的动向,追溯物流全过程各节点的时间、地点和不安全事件,通过比照物流公司原来承诺的条款,界定责任者,让客户能适时调整供应链计划(例如停止发运、改变路线、重新供货),通过阳光物流来提高运输质量、效率和效益。

  例如,上海逸城公司应用系统对其代理的货物进行监控,2009年8月14日上午,发现监控的10个集装箱中有1个在运输途中被打开。经查实,该箱缺损1.4吨货物。系统为追溯货物运输的责任界定提供了有力证据,公司目前已全面应用系统,并已监控2450标准箱。

  巴黎国际发明展览会评委会主席居亚尔在展览会上看了“集装箱电子标签系统”演示后赞叹道:“这将是一场改变人们运输方式的革命。”——这样的评价使包起帆和他的团队萌生了将创新成果推向世界,真正的完成从“中国制造”到“中国创造”的想法。

  在克服了“集装箱电子标签系统”的技术难关后,如何将“两港一航”总系统连贯起来成了最大障碍。包起帆的目标是完成5000标准箱的实船试验,这是他的各国同行多年来想做而没能做成的事。

  在交通部的鼎力支持下,包起帆和他的团队四处奔波,终于得到山东烟台港和南青船务公司的全力支持。2005年11月,世界第一条商业营运的带有“电子标签”的集装箱班轮航线开通。

  天有不测风云,12月,烟台遭遇50年不遇的暴风雪,积雪有一米多深,从上海去那里工作的“电子标签”课题组成员中好几个人都摔伤了。远在上海的包起帆正高烧住院,在电视上看到烟台大雪纷飞,他心急如焚,担心天灾会终止试验,不顾医生阻拦,从医院直奔机场。

  包起帆的到来,极大地鼓舞了课题组成员和烟台港共同参与试验的同志们的士气,大家一起探讨下一步工作方案,试验顺利进行。

  接着,包起帆他们又把“电子标签”从国内推向国际,联合美国萨瓦那港开通了世界上第一条国际“集装箱电子标签”航线。通过包起帆团队的努力,又开通了中加、中日、中马等多条“国际集装箱电子标签”航线,实现了集装箱物流的全程实时在线监控,使得集装箱物流过程更加透明、更为可控、更加安全。

  国家发改委将“集装箱电子标签”项目列为“国家信息化示范项目”,在重庆-上海长江航线、九江-上海危险品航线等众多航线和众多物流监控企业推广应用,项目的核心技术也先后获得中国、美国多项专利,并在2009年形成了中国国家标准(GB/T23678-2009)。

  在国家标准化委员会主导下,全国集装箱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组织上海国际港务集团、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等单位的专家,成立了以包起帆为领导的工作组,欲代表中国向国际标准化组织递交有关制定集装箱RFID国际标准的提案。

  中国是集装箱港口吞吐量、集装箱海运量和集装箱制造量三个“世界第一大国”,但在世界航运界,欧美国家长期把持着“游戏规则”的制定权。中国专家能领衔制定集装箱国际标准,抢到“线月,在国际标准化组织韩国釜山会议上,包起帆代表中国向国际标准化组织递交了制定集装箱RFID国际标准的提案设想。2008年4月,又在汉堡会议上正式提出了标准提案。

  国际标准化组织是一个非常严密的机构,制定国际标准有相当规范的程序和要求。“集装箱电子标签”归入国际标准ISO/TC104工作组,该工作组有一大批资深专家,代表着各国不同的利益,在讨论制定国际标准时争得不可开交是常事。

  2008年9月,中国提案被否决,原因是提案需要有工作组一半成员国同意,同时至少要有5个以上国家愿意共同参与才能通过。新手上路,中国提案响应者寥寥。

  坏消息让人泄气,但包起帆毫不动摇,他相信让ISO国际标准工作小组的各国代表对中国创新“眼见为实”,一定有峰回路转的可能。年底,包起帆真的把各国专家请到上海考察。

  这是一次十分有成效的考察,中国的创新成果让人心动,专家间的交锋渐渐走向交融,会议讨论同意中国再次提交新提案。

  2009年2月,新提案重新提交上去,ISO开启了“投票窗口”,要求全体成员对中国提出的制定“集装箱电子标签”国际新标准的提案再次进行为期3个月的投票。

  5月10日,投票结果公布,包括美国、法国、德国、俄罗斯、英国、日本、丹麦等在内的14个国家同意该提案,其中法国、德国、美国等8个国家还表示愿意与中国一起参与标准的制定。工作组在5月底的巴黎会议上确认了上述结果,同时任命包起帆负责领导该标准的起草工作。6月初,ISO秘书处又传来消息,新标准草案的国际编号为ISO/NP 18186。

  2010年7月1日,新标准经过汉堡、巴黎、上海、华盛顿共4次会议的激烈讨论后,正式对外发布为公用规范,即ISO/PAS 18186。以后,国际标准化组织又经过为期6个月的投票,于2010年12月22日通过了ISO/DIS 18186,为2011年正式出版的国际标准奠定了基础。

  2011年11月30日,经过国际标准化组织(ISO)的最后一轮投票通过的《ISO 18186:2011集装箱-RFID货运标签系统》国际标准由ISO中央秘书处在日内瓦正式颁布。

  在经历与各国专家一次次沟通和国际标准制定8个阶段后,包起帆率领的工作组以中国职工的才智和坚韧,最终将一项中国拥有自知知识产权的创新成果推向世界,升华为国际标准。

  这是成为中国从“制造大国”向创新强国转型过程中积极主导和推动国际标准制定的一个缩影。

  谈到从创新成果跃升为国际标准,包起帆感慨万千,他常爱把创新比作栽下一株小树苗,树苗要长成参天大树,必将历经风霜雨雪的考验。这一个项目也是如此,遇到过无数困难挫折,是包起帆和他的团队锲而不舍,才一步步从逆境中走出来,最终赢得领衔制定国际标准的完胜。

  何况,包起帆希望栽下的是成片树苗,收获的是整个树林。走上领导岗位后,他尽力发动大家和他一起来“种树”,用集体的智慧和力量,营造出一个有利于自主创新的整体环境。从创意“电子标签”到制定国际标准,无不显示了包起帆的国际化团队蕴含的无穷智慧和无尽力量。

  有了国际标准的推动,创新成果才能在世界上得到普遍应用。这一国际标准的制定带给我们很多启示:

  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的到来,国际市场的竞争正在演变成国际标准的竞争,技术标准则成为企业最重要的核心竞争力之一,慢慢的变多的中国企业正在走进参与制定国际标准的第一方阵;

  标准竞争的本质是利益之争,是创新成果变为游戏规则的竞争。领衔国际标准的制定并不是那么高不可攀,中国创新成果只有通过国际标准制定,才能更好更快地实现产业化和进入国际市场;

  企业的竞争力说到底拼的是人才,一个普通员工可以没有学历、资历和背景,却不能没有志气,像包起帆一样学习和努力,奉献和牺牲,就会像他一样有出息,在平凡岗位上做出不凡业绩。

  正在转型发展的中国,需要更多创新驱动。包起帆团队奋斗10年领衔制定国际标准,其壮举终将改变世人对中国的发展主要是依靠外来技术,缺乏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的偏见,也让我们坚信,曾经名扬四方的“中国制造”会以“中国创造”扬威世界。